巴瑞替尼治疗时不常报告血红蛋白水平降至 <8g/dL 的情况。避免对血红蛋白 <8g/dL 的患者使用巴瑞替尼治疗。
使用综合安全性数据集进行分析,包括
每个数据集的更多详细信息详见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中用于安全性评估的综合分析数据集 。
分析集 |
描述a |
7 项安慰剂对照研究数据集 |
BARI 4 mg 与安慰剂比较 包括来自 3 项 2 期和 4 项 3 期研究的 RA 患者,他们被随机分配到
安慰剂组患者可能一直在接受
评估时间段包括
BARI 2 mg 分析集 BARI 2 mg 数据来自 4 项研究,其中 BARI 2 mg(N = 479,[暴露 24 周: PYE = 185.8,中位暴露时间 = 168 天,最大暴露时间 = 197 天])和 BARI 4 mg 都均为随机分配期间的选择。 |
4 项研究扩展数据集 |
BARI 4 mg 与 BARI 2 mg 的比较,包括扩展期评估 包括来自 2 项 2 期和 2 项 3 期研究的 RA 患者以及 3 期扩展研究中这些患者的进一步暴露,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至
除另作说明外,评估时间段包括随机分组直至最后一次可用观察结果,包含截至 2019 年 9 月 01 日的扩展数据。 |
All BARI RA 数据集 |
无组间对比 包括来自 1 项 1b 期、3 项 2 期、5 项 3 期研究和 1 项 3 期扩展研究的 RA 患者 (N=3770,PYE=14,744 PY 暴露于 BARI 和 15,114 PY 总体观察(包括 BARI 使用时间和随访时间),中位暴露 =4.6 年, 最大暴露 =9.3 年),他们接受了不同剂量的 BARI 治疗,包括
在研究期间,患者必须已接受了至少 1 个剂量的 BARI,且可能接受了不同的剂量。 除另作说明外,评估时间段为所有暴露时间点,包括研究药物补救治疗或改变后。 |
缩略词:BARI = 巴瑞替尼; DMARD =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MTX = 甲氨蝶呤; PY = 患者年; PYE = 暴露患者年; RA = 类风湿关节炎。
a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被随机分配至 BARI 4-mg 组中,则接受 2-mg 剂量治疗,但仍在 BARI 4-mg 组中进行分析。
与安慰剂相比,两种巴瑞替尼剂量均与红细胞减少相关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的发生率增加无相关性。4
贫血的 TEAE 评估包括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首选术语,来自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系统器官分类中的贫血和缺铁性贫血。4治疗组的百分比和暴露调整发生率(EAIR)如下。
暴露调整发生率按每 100 暴露患者年(PYE)时间发生一次事件的患者人数计算,且在事件发生时未对暴露数据进行删失处理。1
在 24 周的分配治疗期或直至补救治疗,贫血的发生率为
在 24 周的分配治疗期或直至补救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为
All BARI RA 分析中
贫血或缺铁性贫血导致
巴瑞替尼的长期治疗与贫血发生率增加无相关性(All BARI RA 数据集中按时间段划分的患者贫血发生率)。4
图示说明:每 100 风险患者-年贫血的发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超过 336 周。
缩略词:BARI = 巴瑞替尼;n = 特定类别中的患者人数;NAR = 有风险的患者人数;PYR = 风险患者-年;RA = 类风湿关节炎。
在安慰剂对照期间,巴瑞替尼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较基线的早期小幅下降有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恢复到基线水平。血液学异常很少导致巴瑞替尼的永久停药。8
上次审阅日期:2022年9月15日
1Genovese MC, Smolen JS, Takeuchi T, et al. Safety profile of barici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over a median of 3 years of treatment: an updated integrated safety analysis. Lancet Rheumatol. 2020;2(6):e347-e357. https://doi.org/10.1016/S2665-9913(20)30032-1
2Taylor PC, Takeuchi T, Burmester GR, et al. Safety of barici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over a median of 4.6 and up to 9.3 years of treatment: final results from long-term extension study and integrated database. Ann Rheum Dis. 2022;81(3):335-343. https://doi.org/10.1136/annrheumdis-2021-221276
3Genovese MC, Smolen JS, Takeuchi T, et al. Safety profile of barici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up to 8.4 years: an updated integrated safety analysis. Ann Rheum Dis. 2020;79(suppl 1):642-643.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abstract FRI0123. https://ard.bmj.com/content/79/Suppl_1/642.1
4Data on file, Eli Lilly and Company and/or one of its subsidiaries.
5Smolen JS, Genovese MC, Takeuchi T, et al. Safety profile of baricitinib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over 2 years median time in treatment. J Rheumatol. 2019;46(1):7-18. http://dx.doi.org/10.3899/jrheum.171361
6Fridman JS, Scherle PA, Collins R, et al.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JAK1 and JAK2 is efficacious in rodent models of arthritis: pre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INCB028050. J Immunol. 2010;184(9):5298-5307. http://dx.doi.org/10.4049/jimmunol.0902819
7Levine RL, Pardanani A, Tefferi A, Gilliland DG. Role of JAK2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therapy of 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Nature Rev Cancer. 2007;7(9):673-683. http://dx.doi.org/10.1038/nrc2210
8Kay J, Harigai M, Rancourt J, et al. Changes in selected haematological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JAK1/JAK2 inhibition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treated with baricitinib. RMD Open. 2020;6:e001370. http://dx.doi.org/10.1136/rmdopen-2020-00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