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要报告不良事件或产品投诉,请拨打礼来客户服务中心热线400-828-2059(手机),800-828-2059(座机)

return icon返回

优泌安®(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本网站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及使用说明均为最新批准版本。
礼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是否在老年患者中进行过研究?
本文旨在提供关于礼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在老年患者中的研究的相关信息,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回复:

礼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临床研究中的老年患者

临床研究中接受礼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100单位/mL 或来得时®(甘精胰岛素注射液)100 单位/mL (在对照临床研究环境中均与口服降糖药物联用)治疗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总数中,

  • 28.3% ≥65 岁,以及
  • 4.5% ≥75 岁。1

在这些老年患者和较年轻患者之间,未观察到研究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总体差异。1

其他报告的临床经验中尚未发现老年患者和较年轻患者之间有应答差异,但是不能排除一项老年患者的敏感性更高。1

礼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3 期临床研究 - ELEMENT 1 和 ELEMENT 2

在 2 项 3 期研究(即:ELEMENT 1 和 ELEMENT 2)中,分别比较了礼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来得时用于 1型糖尿病或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2,3

在 ELEMENT 1 研究中与赖脯胰岛素联用或在 ELEMENT 2 研究中与口服降糖药物联用,用 礼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或来得时治疗均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且改善程度相似,而且安全性也相似。2,3

按照年龄分层的亚组分析

对于 ELEMENT 1 和 ELEMENT 2 研究进行了亚组分析,以评估接受礼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或来得时治疗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局。亚组包括患者

  • <65 或 ≥65 岁,以及
  • <75 或 ≥75 岁。1

在这两项研究中,从基线到 24 周终点,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无显著亚组间治疗相互作用,表明治疗对于各亚组水平的 HbA1c 变化的影响无显著差异。1

在 ELEMENT 1 研究中,除了夜间低血糖的总体发生率(定义为血糖浓度 ≤3.9 mmol/L(≤70 mg/dL))外,对于这两项研究中的各亚组治疗的安全性结局没有显著的亚组间治疗相互作用,包括

  • 总体和终点(末次观测值结转[LOCF])时夜间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定义为血糖浓度 ≤3.9 mmol/L(≤70 mg/dL)或 ≤3.0 mmol/L(<54 mg/dL) 
  • >5% 的患者发生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的总体发生率
  • 总体和终点(LOCF)时治疗期间出现的抗体反应的的总体发生率,以及 
  • 体重变化(LOCF)。1

如前所述,在 ELEMENT 1 研究中,年龄 <65岁的患者与年龄 ≥ 65 岁的患者相比,夜间低血糖的总体发生率(定义为血糖浓度 ≤3.9 mmol/L(≤70 mg/dL))存在显著差异(P = 0.045),表明各年龄亚组之间在此结局方面可能存在潜在的治疗效果差异。1

此外,在年龄 ≥65 岁的患者中,礼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组的夜间低血糖的总体发生率(定义为血糖浓度 ≤3.9 mmol/L(≤70 mg/dL))显著高于来得时治疗组(14 例患者中有 14 例 [100%] vs 11 例患者中有 8 例 [72.7%],P = 0.041)。在年龄 <65 岁的患者中,各治疗组之间夜间低血糖的总体发生率相似。1

在这两个患者亚组中,在以下评估中均未观察到治疗对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 终点(LOCF)评估(夜间低血糖定义为血糖浓度 ≤3.9 mmol/L(≤70 mg/dL)),或者
  • 总体和终点(LOCF)评估(夜间低血糖定义为血糖浓度 <3.0 mmol/L(<54 mg/dL))。1

老年患者使用礼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的注意事项

在 ≥65的老年患者中,肾功能的逐步恶化可能导致胰岛素需求量持续下降。4,5

对老年患者使用礼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时应当谨慎。1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礼来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的初始剂量、剂量递增和维持剂量应保守,以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在老年患者可能难以识别。4

上次审阅日期:2024年3月11日

参考文献

1. Data on file, Eli Lilly and Company and/or one of its subsidiaries.

2. Blevins TC, Dahl D, Rosenstock J,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Y2963016 insulin glargine compared with insulin glargine (Lantus®)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e ELEMENT 1 study. Diabetes Obes Metab. 2015;17(8):726-733. https://doi.org/10.1111/dom.12496

3. Rosenstock J, Hollander P, Bhargava A, et al. Similar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Y2963016 insulin glargine and insulin glargine (Lantu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were insulin-naïve or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insulin glargin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 (the ELEMENT 2 study). Diabetes Obes Metab. 2015;17(8):734-741. https://doi.org/10.1111/dom.12482

4. Ligthelm RJ, Kaiser M, Vora J, Yale JF. Insulin use in elderly adults: risk of hypoglycemia and strategies for care. J Am Geriatr Soc. 2012;60(8):1564-1570. http://dx.doi.org/10.1111/j.1532-5415.2012.04055.x

5. Kulozik F, Hasslacher C. Insulin requirement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declining kidney func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insulin analogues and human insulin? Ther Adv Endocrinol Metab. 2013;4(4):113-121. http://dx.doi.org/10.1177/2042018813501188

通过扫描二维码

体验礼来医学网小程序

通过扫描二维码

访问礼来中国医学官方微博

关闭
weibo iconmini iconsearch icon
ai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