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瑞替尼片治疗对 TNF 抑制剂应答不足患者的 RA-BEACON 研究的安全性结果如何? |
本文旨在提供关于巴瑞替尼片治疗对 TNF 抑制剂应答不足患者的 RA-BEACON 研究的安全性概览的相关信息,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
回复:
RA-BEACON 研究:巴瑞替尼与安慰剂在对 TNF 抑制剂应答不足的患者中的比较
研究设计
安全性概览
总体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
整个 24 周期间,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的报告如下
- 安慰剂组患者中为 64%
- 巴瑞替尼 2-mg 组患者中为 71%,以及
- 巴瑞替尼 4-mg 组患者中为 77%(详见 RA-BEACON 研究安全性概览)。1
各治疗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严重感染) 发生率相似。 从基线到第 24 周,由于出现了不良事件,安慰剂和巴瑞替尼 2-mg 组分别各有 7 名患者 (4%)、巴瑞替尼 4-mg 组有 11 名患者 (6%) 中止了研究。1
感染
在所有治疗组中均观察到带状疱疹感染,其中巴瑞替尼 4-mg 组中观察到的数量最多。无胃肠穿孔或机会性感染的报告(详见 RA-BEACON 研究安全性概览)。1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非常少见;巴瑞替尼 4-mg 组中有 2 例非黑素瘤皮肤癌,未见以下报告:
- 实体器官
- 血液系统或
- 其他恶性肿瘤(详见 RA-BEACON 研究安全性概览)。1
|
0-12 周 |
0-24 周 |
||||
安全性评估 |
安慰剂 + 背景 cDMARD ( N=176) |
巴瑞替尼 + 背景 cDMARD |
安慰剂 + 背景 cDMARD ( N=176) |
巴瑞替尼 + 背景 cDMARD |
||
2 mg QD ( N=174) |
4 mg QD ( N=177) |
2 mg QD ( N=174) |
4 mg QD ( N=177) |
|||
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n (%) |
96 (55) |
107 (61) |
119 (67) |
112 (64) |
123 (71) |
137 (77) |
导致治疗暂停的 AE |
10 (6) |
19 (11) |
22 (12) |
12 (7) |
26 (15) |
27 (15) |
导致研究终止的 AE |
4 (2) |
7 (4) |
9 (5) |
7 (4) |
7 (4) |
11 (6) |
感染 |
35 (20) |
61 (35) |
48 (27) |
55 (31) |
76 (44) |
70 (40) |
带状疱疹a |
1 (<1) |
2 (1) |
4 (2) |
2 (1) |
2 (1) |
7 (4) |
严重感染 |
3 (2) |
3 (2) |
3 (2) |
5 (3) |
4 (2) |
6 (3) |
严重 AE,n (%) |
7 (4) |
3 (2) |
11 (6) |
13 (7) |
7 (4) |
18 (10) |
恶性肿瘤,n (%) |
0 |
0 |
0 |
0 |
0 |
2 (1) |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 |
0 |
0 |
0 |
0 |
0 |
2 |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n (%)b |
0 |
0 |
1 (<1) |
0 |
0 |
2 (1) |
GI 穿孔 |
0 |
0 |
0 |
0 |
0 |
0 |
死亡,n (% |
第 24 周报告 |
0 |
0 |
1 (<1)c |
缩略词: AE=不良事件;ANCOVA = 协方差分析; csDMARD=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GI = 胃肠道; HZ=带状疱疹;QD = 每日一次。
注:严重 AE 的报告采用了常规的国际协调会议定义。
a所有带状疱疹病例都已痊愈或缓解,均无复杂的临床过程,并且均未在开始研究前接种过 HZ 疫苗。
b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定义为独立心血管评估委员会明确裁定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
c死亡原因是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实验室检查
巴瑞替尼组中出现以下情况:
- 淋巴细胞计数降低,
- 中性粒细胞水平降低,
- 血小板计数升高,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
- 血清肌酐水平升高,
- 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以及
- 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升高。1
在所有研究组中均观察到血红蛋白水平降低。1请参见 RA-BEACON 研究 0-12 周及 0-24 周的实验室变化 了解详细实验室结果。
安全性评估a |
0-12 周 |
0-24 周 |
||||
安慰剂 + 背景 cDMARD ( N=176) |
巴瑞替尼 + 背景 cDMARD |
安慰剂 + 背景 cDMARD ( N=176) |
巴瑞替尼 + 背景 cDMARD |
|||
2 mg QD ( N=174) |
4 mg QD ( N=177) |
2 mg QD ( N=174) |
4 mg QD ( N=177) |
|||
血红蛋白,g/dL |
−0.19±0.06 |
−0.23±0.06 |
−0.32±0.06 |
−0.15±0.08 |
−0.28±0.07 |
−0.20±0.07 |
中性粒细胞计数,每 mm 3 |
190±160 |
−250±160 |
−720±160b |
130±190 |
−560±170c |
−630±160c |
淋巴细胞计数,每 mm 3 |
−70±50 |
20±50 |
0±50 |
−60±60 |
−90±50 |
−20±50 |
血小板计数,每 mm 3 |
6,000±5,000 |
20,000±4,000d |
29,000±4,000b |
10,000±6,000 |
18,000±6,000 |
31,000±5,000d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 |
−1.1±0.8 |
1.6±0.8d |
3.0±0.8b |
1.9±1.1 |
2.6±1.0 |
2.2±0.9 |
肌酐,mg/dL |
0.01±0.01 |
0.03±0.01d |
0.05±0.01b |
0.03±0.01 |
0.03±0.01 |
0.06±0.01 |
肌酸激酶,U/L |
1±6 |
32±6b |
60±6b |
57±26 |
38±23 |
61±22 |
胆固醇,mg/dL |
||||||
LDL |
0±2 |
8±2c |
16±2b |
−2±3 |
9±3c |
20±3b |
HDL |
0.0±0.8 |
7.2±0.8b |
8.4±0.8b |
0.6±1.3 |
5.1±1.1c |
8.8±1.1b |
缩略词: ANCOVA=协方差分析;csDMARD = 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HDL=高密度脂蛋白;LDL = 低密度脂蛋白。
a实验室值采用第 12 周和第 24 周较基线的最小二乘均值变化的形式报告。
bP≤0.001 是在 ANCOVA 基础上与安慰剂组的比较。
cP≤0.01 是在 ANCOVA 基础上与安慰剂组的比较。
dP≤0.05 是在 ANCOVA 基础上与安慰剂组的比较。
上次审阅日期:2022年5月24日
参考文献
1Genovese MC, Kremer J, Zamani O, et al. Baricitinib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rheumatoid arthritis. N Engl J Med. 2016;374(13):1243-1252. http://dx.doi.org/10.1056/NEJMoa1507247
2Genovese M, Kremer J, Zamani O, et al. Baricitinib, an Oral Janus Kinase (JAK)1/JAK2 Inhibitor,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nd an Inadequate Response to TNF Inhibitors: Results of the Phase 3 RA-BEACON Study. Ann Rheum Dis. 2015;74(Suppl 2):75-76. https://ard.bmj.com/content/74/Suppl_2/75.3